工商百科
《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5月1日起實施!權威解
發布時間 : 2022-01-07 06:45:13
近日,為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醫保局負責人就《方案》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告訴我們該計劃的背景。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降低社會保障率,減輕企業繳費負擔。自2015年以來,社保費率已下調或分階段下調5次,涉及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預計現行階段性費率下調政策將于2015年至今年4月30日到期,將為企業減輕社保繳費負擔近5000億元。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系列新情況、新情況的出現,企業對進一步降低社保費率的呼聲越來越高,黨中央、國務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11月,Xi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穩定繳費方式,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大幅減輕。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對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提出了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多次研究部署降低社會保障率的問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各地可以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降低到16%。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四部門在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方案》,經3月26日國務院第4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4月3日,韓正副總理、胡春華副總理出席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會議,并對落實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把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好事落到實處、辦好。
問:計劃的總體考慮是什么?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方案》的總體思路是統籌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費征繳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政策,確保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實際負擔大幅減輕,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方案》共分八部分,具體包括:一是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二是繼續分階段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將現行階段性費率降低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20年4月30日。三是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用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加權的全口徑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作為考核職工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指標。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愿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四是加快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逐步統一養老保險政策,到2020年底實現省級統籌基金統收統支。五是提高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節比例,今年將調節比例提高到3.5%。六是穩步推進社會保障費征收制度改革。原則上,職工保險險種繼續按現行征繳制度暫不征收,成熟時移交一個省。征收制度改革過程中,不允許集中繳納企業歷史欠費,不允許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措施。七是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在國務院和縣級以上政府層面,建立由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八是認真組織實施工作。
計劃實施后,預計2019年社保繳費負擔將減少3000多億元。
【/s2/】問:《方案》提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可降至16%。這項措施會有什么效果?
答:目前各省(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企業貢獻率不統一,最高為20%,大部分逐步降低到19%,部分在14%左右。單位貢獻率普遍較高,有一定下調空;而且地區之間差異大,不同地區企業繳費負擔不同,競爭不公平,不利于養老保險制度的長遠發展。
根據《方案》,每個省的單位貢獻率可以降低到16%。一是單位貢獻率最高可降低4個百分點。是一項政策性強、包容性強的長期制度安排,彰顯了中央政府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明確態度和堅定決心。二是各地費率下調后,全國費率差異縮小,有利于平衡企業繳費負擔,促進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逐步統一全國費率,促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三是降低費率后,降低了參保繳費門檻,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職工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職工養老保險體系,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體系發展的良性循環。
【/s2/】問:不同省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余額不同。在一些省份,基金支出超過收入。如何降低養老保險費率?
答:根據《方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高于16%的省份,均可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降至16%。具體減免比例由各省提出,符合當前省政府保障養老金發放的主體責任。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余額分配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受不同制度撫養比等因素影響,養老基金結余存在地區差異,不同省份面臨降低費率的壓力不同。一般來說,在撫養比較高的地區,資金余額較為樂觀,降低費率的難度較小。但在撫養比較低的地區,基金收支平衡壓力較大,費率下調面臨一定的現實困難。因此,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調節比例,幫助這些地區在費率下調后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創造條件,促進企業發展和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良性循環。
問:《規劃》如何提出分階段延長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的期限?
答:2015年3月,國務院決定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3%下調至2%;2016年5月,國務院決定分階段從2%降至1%-1.5%;深圳市宇鑫科技有限公司什么時候注冊的?2017年1月,國務院決定將總費率1.5%的省份下調至1%,為期一年。2018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1%利率政策的實施期限延長至2019年4月30日。2015年至2018年,通過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失業保險基金減少收入約3000億元。目前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儲備能力較強,有可能繼續實施階段性降費政策。各地可確保減費政策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水平不降低并按時足額發放,保障失業保險基金平穩運行?!斗桨浮访鞔_繼續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
我國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和單位浮動相結合的費率制度。2015年,按照中央適時適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要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1號),在統籌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水平的基礎上,對原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進行調整完善,將原工傷保險費率由三類風險行業細化為八類。為降低單位社保繳費成本,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繼續分階段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8〕25號),規定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逐步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為進一步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成本,國務院決定將工傷保險階段性減免政策實施期限延長一年,即從2019年5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費率階段性減免期限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18至23個月的統籌地區,可按現行費率降低20%,累計結余可支付24個月以上的統籌地區,可按現行費率降低50%。
問:計劃還調整了繳費基數政策。與以前的政策相比有什么變化?
答:繳費基數也是影響企業和個人社保繳費負擔的重要參數。根據《方案》,繳費基數政策也要進行調整:一是明確以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作為檢查職工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指標。二是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可以在全口徑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60%至300%范圍內選擇合適的繳費基數。
主要認為全口徑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比原政策規定的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更能合理反映參保人員實際平均工資水平,以此來檢查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工資水平較低的職工繳費基數可以相應降低,從而減輕繳費負擔。在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員工按照繳費基數下限繳費,企業的繳費負擔可以進一步減輕,這樣可以受益更多。
例如,假設某地區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6000元,原個人繳費基數下限為3600元,若某職工月工資水平為3000元,則應按繳費基數下限3600元計算繳費金額;計算口徑調整后,全口徑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5000元,則個人繳費基數下限相應降低至3000元,職工可按3000元計算繳費金額。前后對比,月繳費基數減少600元,個人繳費比例為8%,月繳費負擔相應減少48元。如果企業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單位繳費基數,則企業每月繳費基數相應減少600元,繳費負擔可進一步減輕。
對于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政策調整后,不僅調整了平均工資口徑,降低了標準,還擴大了選擇范圍。選擇低基數可以進一步減輕繳費負擔,收入較高的人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繳費基數來提高自己的退休養老金水平。例如,根據上面的例子,對于靈活就業人員,月繳費基數可以從6000元更改為3000元的下限,那么月繳費基數將減少3000元,月繳費負擔將減少20%,這將相應地減少600元。
【/s2/】問:目前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進展如何?該計劃的要求是什么?
答:社會保險基金的集中協調使用是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功能的核心。提高社會保險統籌水平是社會保險制度的內在要求?;鸾y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分散風險,增強基金保障能力。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目前,各省(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初步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但各地進展參差不齊。部分省份實現了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大部分省份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省級調劑制度,基金統籌互助功能沒有充分發揮。此外,部分省份還存在省內養老保險政策不統一等問題,需要逐步統一規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快省級統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加快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要求。加快推進省級統籌是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養老保險國家統籌的基礎。為此,《方案》要求各省加快推進省級統籌,逐步統一養老保險政策,到2020年底實現省級統籌基金統一收支,為全國統籌養老保險打下堅實基礎。
問: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取得哪些進展?《方案》對今年基金中央調節工作有哪些安排?
答: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是全國養老保險統籌的第一步,將于2018年7月1日建立實施。去年調整比例為3%,半年中央調節基金總規模2400多億元,東部7省結算資金凈額610億元,惠及中西部22省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對平衡地區間養老保險基數負擔起到了積極作用。根據規劃,2019年中央資金調節比例將提高至3.5%。預計全年基金調整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受益省份受益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左右。調整力度較2018年將大幅加大,將進一步平衡各省間養老基金負擔,為降低社保費率提供有力支撐。
【/s2/】問:《方案》實施后,社會保障費的征收將如何進行?
答:根據《方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其他險種繳費原則上暫按現行征收制度征收,即原由社保征收的繼續由社保征收,原由稅收征收的繼續由稅收征收,繳費方式穩定,一個省成熟后轉到另一個省。事業單位社會保障費和城鄉居民社會保障費的征收管理責任如期移交稅務機關。
【/s2/】問:養老保險費率下調后,是否會影響養老金的及時足額發放?
答: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可以有效減輕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同時確實會減少養老基金的收入,增加基金的收支壓力。但全國養老基金總體收入超過支出,累計結余不斷增加。一般來說,不會造成養老金發放的風險,也不會影響養老金的及時足額發放。根據最新年報統計,2018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7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2018年末累計資金余額約4.8萬億元,具有較強的支撐能力。據測算,減費后,目前收支平衡仍可維持一段時間。在保障繳費的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正在根據國務院部署,組織實施2019年基本養老金年度調整工作。這是連續第15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今年整體增速為5%,預計將有約1億企業退休人員受益。
【/s2/】問:降息后,部分地區資金收支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對策是什么?
答:結構上,大部分省份實施減費政策后,基金收支相對穩定,有較好的支撐能力。有關部門將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部分地區減費后資金收支壓力加大的問題。
一是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貼力度。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貼5285億元,同比增長9.4%,重點投向資金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
二是進一步加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力度。2019年調整比例提高至3.5%,未來將逐步提高,將進一步緩解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養老金發放壓力。
三是壓實省政府主體責任。省級政府要強化責任,建立健全省市縣資金缺口分擔機制,通過盤活現有資金、處置國有資產、財政預算安排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彌補資金缺口。對于有特殊困難的省份,在充分落實省級政府主體責任的基礎上,中央政府可以通過適當方式予以幫助。
此外,相關部門將繼續推動部分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積極穩妥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增強養老保險基金支撐能力,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問:將采取哪些措施確?!队媱潯返膶嵤??
【/s2/】答:為確保參保單位和職工享受到降費紅利,確保本計劃各項安排有效,打贏天津市、光明區降費攻堅戰,將采取以下措施:【/s2/】
一是指導各省制定調整養老保險費率的具體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政策,確保5月1日費率下調政策如期實施,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
二是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及時跟蹤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情況,指導地方政府切實、細致、細致地落實《規劃》的各項措施,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感受到明顯的減費,不斷增強參保單位和職工的政策獲得感。
三是開展政策總結評估,及時全面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查找差距,努力實現政策實施的最佳效果。
四是加強監測預警,堅決守住民生底線?!斗桨浮穼嵤┖髮疬\行情況的跟蹤跟蹤,既要減輕企業的繳費負擔,又要保證員工社保待遇不變,養老金合理增加,按時足額發放,使社?;鹂沙掷m,企業和員工都受益。
上一篇:千百惠小編整理:廣告傳媒公司注冊流程 下一篇:千百惠小編聊聊:一個公司注冊資金到底多少才是最好